认证资料 Certification Data

卧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人:孟章
  • 所在行业:服务-商务服务-认证服务
  • 经营模式:服务商
  • 主营产品:项目申报,知识产权,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
  • 所在地: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高新区柏堰科技园香樟大道188号国信大厦11楼
  • 供应产品:7
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动态> 2021年安徽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通知要求

2021年安徽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通知要求

发布时间:2021-02-20

正在开展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安徽省也正在组织申报中。本次申报通过网上填报,申报主体需于2021年2月28日前,相关安徽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内容和条件要求如下。 安徽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内容 围绕工业大数据应用、行业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关键产品、数据管理及服务4大类10个细分方向,征集并遴选一批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总结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推进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 工业大数据应用 L企业生产过程优化方向。支持企业实施设备数字化改造, 升级各类信息系统,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在设备状态监测、 质量优化、故障预警、能耗排放等方面,鼓励企业加强工业知识、 技术、经验的模型化沉淀,推动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生产。 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方向。鼓励企业在精准营销、产品定制、 广告精准投放等场景创新应用,推动“产品+服务''模式发展,提 高敏捷服务水平。鼓励提高人力、财务、生产制造、采购等关键 经营环节数据利用水平,实现企业管理运营的智能化和科学化。 产业链供应链管控方向。支持企业加强供应链核心环节的 集成运作和数据共享,推动内部供应链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拓 展。鼓励企业探索智慧物流管理、供应链风险识别、协同一体化 管理等新模式,提升产供销平衡、精细化管控和市场响应能力。 (二) 行业大数据应用 金融、医疗、应急、城市大脑应用方向。鼓励大数据在金 融领域的风控管理、数字,货币等方面创新应用;鼓励在医疗领域 的标准制定、数据壁垒打通等方面先行先试;鼓励在应急管理领 域的预测研判、响应能力提升等方面大胆探索;鼓励赋能城市大 脑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便捷化和城市治理精细化。 数据跨行业融合应用方向。鼓励在互联网、能源、通信、 交通、政务等信息化基础较好的领域,探索一批跨领域、跨行业、 跨部门的数据融合应用新方法、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 大数据关键产品 大数据存储管理方向。支持基于海量多源异构数据存储技 术、实时流分析数据管理技术、高,效可扩展计算架构与引擎等技 术,研制高,效能、高可靠、强实时的大数据存储管理产品。 大数据分析挖掘方向。支持基于面向异构数据分析算法与 弹性分析计算框架、大规模分布式统计分析算法、大数据可视计 算与交互等技术,研制数据处理、分析、挖掘、可视化等产品。 大数据安全保障方向。支持研制大数据环境下的安全审 计、数据加密、数据脱,敏、数据流动监,控与追溯等产品,鼓励建 设大数据安全保障平台。 (四) 数据管理及服务 数据管理能力提升方向。鼓励数据要素拥有方基于《数据 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X GB/T 36073-2018,以下简称DCMM) 国家标准,探索提升自身数据管理能力,申报此细分方向的工业 企业DCMM评估需达到三级及以上,其他行业企业需达到四级 及以上。鼓励技术服务提供方开发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的工具 和平台,申报此细分方向的单位不限DCMM评估级别。 数据服务模式创新方向。鼓励探索构建“数据空间” “数 据可用不可见”等流通共享新模式、新路径。鼓励在数据确权交 易、评估定价、行业自,律以及数据要素参与分配等方面拔钉除障、 先行先试。 安徽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条件要求   (一)项目申报主体包括从事及应用大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安全等相关业务的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申报主体应在安徽省内注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技术研发和融合创新能力。申报项目要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应用示范带动作用良好,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试点示范项目由各市经信局负责推荐。每个申报主体限申报1个项目,每个项目限申报1个方向。各市经信局推荐试点示范项目不超过5个。省直管县试点示范项目由所在市经信局一并推荐上报。   (三)需报送的材料包括:各市经信局出具的推荐意见函、推荐项目汇总表和《2021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书》等。请各市经信局于2021年2月28日前,将推荐项目的有关材料以EMS邮寄至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产业信息化发展处),推荐项目电子版发至指,定邮箱,命名格式为“推荐单位-排序-项目名-申报主体名称”。逾期报送不予受理。


上一篇:合肥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条件和奖补政策

下一篇:南京市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申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