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卧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认证资料 Certification Data
合肥卧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 联系人:江渔
- 所在行业:服务-商务服务-其它商务服务
- 经营模式:服务商
- 主营产品: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所在地: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合肥高新区柏堰科技园香樟大道188号科研楼A幢1101室
- 供应产品:2
时间已定!2021年合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范围材料及课题要求
发布时间:2021-09-10关于2021年合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已经确定了!请大家在申报时间9月24日前完成申报,以下将为大家具体介绍关于合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范围材料及课题要求,想要咨询或者代理申请的可以免费咨询小编为你在线解答指导! 合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时间 1.申报时间: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1年9月24日,逾期不予受理。 2.报送地点:合肥市科技局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东流路100号市政务大楼B座0612室)。 合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范围要求 1.申报单位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软科学研究能力并能为项目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条件、资金和人员保障。 2.申报单位和人员具备良好的科研作风学风,信用记录良好,自觉遵守科研诚信相关管理规定。 3.申报单位要严格审核推荐,对于项目申报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等情形,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4.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与有关研究机构、决策部门联合申报项目。 合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条件 2021年度合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党委对合肥科技创新工作的新要求、新作为,突出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长三角一体化等开展深入研究。经广泛征集和筛选,遴选30个问题进行研究,择优选择16个项目进行立项,现予以发布,向社会征集项目承担单位和承担者。 1.合肥建设世界科技创新策源地实现路径与政策研究。 2.“十四五”时期合肥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研究。 3.合肥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开放度绩效评价及优化研究。 4.防范化解合肥市科技领域重大风险对策研究。 5.大科学装置集群带动合肥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6.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驱动产业创新的支持机制研究。 7.合肥市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路径研究。 8.提升合肥企业创新能力研究。 9.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10.合肥市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效率性配置方案研究。 11.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激励促进成果转化的机制研究。 12.合肥市技术经纪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研究。通过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不同创新主体内技术经纪人的作用,找出制约技术经纪人发挥作用的因素,探索如何发挥技术经纪人的作用,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提升合肥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和效率。 13.合肥市开展G60科创走廊建设研究。梳理研究我市与G60科创走廊城市开展的合作为出发点,包括联合攻关、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产业协同、园区共建等方面的体制机制等,提出我市G60科创走廊建设的具体路径和对策建议。 14.合肥市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与政策研究。 15.面向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合肥市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比较与对策研究。 16.合肥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研究。 17.合肥市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研究。 18.合肥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研究。 19.合肥市园区循环化改造研究。研究我市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现状、路径及可行性,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提出我市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具体对策建议。 20.合肥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21.合肥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路径研究。 22.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加速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的制度创新研究。 23.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科教融合培养产业创新人才路径研究。 24.基于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的预警感知系统研究。随着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感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针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重大基础设施安全、城市建设、应急救援等方面,充分利用当前智慧城市视频网络和基础网络系统,提出构建一体化信息公共安全网,实时获取、传输和处理大数据的综合公共安全信息网,构建对公共安全的智能化和态势感知处理技术,实现智能化数据分析、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社会和民生。 25.围绕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及合肥市12条重点产业链的关键技术攻坚研究。深入梳理分析安徽省和合肥市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难题,按照技术难题攻关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列出近期、中期、长期分别可以攻关的项目类别,提高科技攻关针对性。 26.全民健身战略助推“健康合肥”建设策略与实施路径研究。在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采用实地调研、知情人访谈、相关部门考察等实证研究,以高水平合肥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充分融入合肥市特色优势产业以及创新创业要素进行发展创新,进而逐步形成全民健身助推“健康合肥”的建设策略与实施路径,为合肥市各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为“健康合肥”2030年预期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27.合肥市DRG付费效率与公平研究。通过研究DRG付费效率与公平现状,评估厘清DRG付费利益相关方,建立DRG付费公平与效率评价体系,制定DRG付费效率与公平优化策略,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DRG付费的推进提供参考。 28.失智失能老年人“联动精准”医养“有机”结合体系建设研究。探讨有效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模式,从改善和维护老年人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着手建立规范性医养结合体系。并与国家政策相契合,完善医养结合政策,实现功能衔接,公私兼顾,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构建失能失智老年人“联动精准”的医养“有机”结合体系。 29.宣传方式与合肥市居民急救知识及技能知信行情况相关关系的研究。通过合肥市居民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培训情况,为合肥市居民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培训提供数据支持;对几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教学方式进行效果评估,结合安徽省急救知识普及模式与特色,探索适应安徽省推广急救知识普及模式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培训的提升机制,为安徽省急救教育普及机构提出有效普及教学建议;为安徽省其他类似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30.居家药学服务构建和探讨。 合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课题要求 1.研究内容:紧贴申报指南要求,申报题目原则上与指南相同,不得调整;须紧密结合合肥工作实际,数据真实、准确,论证充分,找准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2.项目负责人和成员:应具有相应的研究基础,同一年度只能申报1个项目,挂名或不担任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人员不得作为课题组成员;对在前期软科学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按照合同约定完成课题相关工作的课题负责人不得作为本年度申报课题负责人或成员。 3.凡已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在研者,不得作为项目主持人申报。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题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申请项目,须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与申请的项目研究内容存在较高相似性的,原则上不予立项资助。 4.项目研究应以2021年度数据为主,并保证真实、权威,研究周期不超过一年。 合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材料 1.《合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封面需盖申报单位印章); 2.申报书及附件材料统一按A4纸尺寸装订成册,纸质材料一式六份,同时报送电子版。 卧涛科技一直专注于为企业服务,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等项目申报、知识产权、软件开发、可研报告、科创板精选层、科技成果评价等等,欢迎大家前来咨询。需要咨询或者代理申请的企业单位可以免费咨询卧涛小编为您在线解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