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资料 Certification Data

合肥知元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 联系人:叶子
  • 官网地址:https://www.wotao.com/
  • 所在行业:服务-商务服务-知识产权
  • 经营模式:服务商
  • 主营产品: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科技信息咨询,科技成果转化,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
  • 所在地: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合肥市高新区(柏堰科技园)香樟大道188号国信大厦11楼
  • 供应产品:20
进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动态> 针对2021年安徽省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申报指南及名额要求

针对2021年安徽省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申报指南及名额要求

发布时间:2021-03-16

2021年安徽省针对工信部出的针对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申报时间要求截止到3月22号。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申报要求示范项目具有明显的行业或区域特色,具备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能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信息消费健康良性发展。示范内容包括5类领域10个方向。2021年安徽省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申报具体要求: (一)示范项目申请主体应在我省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好的技术服务和融合创新能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维护公共利益。 (二)示范项目应具有明显的行业或区域特色,具备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能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信息消费健康良性发展。示范内容包括5类领域10个方向。 (三)各市、直管县(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的示范项目申报,严格审查申报材料真实性,加强对示范项目的跟踪检查和业务指导。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市(合肥、蚌埠)各可额外推荐不超过2个项目。各示范项目申报主体提交申报材料时,同步在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申报系统注册登录,并在线提交申报材料电子版。 (四)获得工信部2021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优先享受有关政策支持,对于入选的示范项目,通过纳入信息消费典型案例集,组织信息消费城市行、开展信息消费技能培训、举办信息消费论坛、建设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和信息消费馆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 (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项目承担主体如发生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重大变化,应及时向工信部书面报备。对于存在监督检查不合格、申报材料有重大虚假信息、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违法失信等行为的示范项目,取消其示范项目资格并予以通报。 申报电话:0551-65300258 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申报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40号),加速提升产业供给能力,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切实做好2021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遴选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总体思路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面向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着眼消费、着力供给、着重创新,遴选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大、示范效应强的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的遴选和推广,优化产品、服务和平台供给,扩大信息消费覆盖面,培育可复制推广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进一步挖掘信息消费潜力,推动信息消费扩大和升级。 二、示范内容 (一)生活类信息消费 1. 数字创意内容和服务。鼓励利用自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创作模式,推进数字创意内容与服务多元化、品质化发展。支持数字影音、健康生活、疫情防护、复工复产、网络娱乐等数字内容和服务的开发与创作。支持研发云展览、云旅游等创意内容,发展融合型、分享型和沉浸型数字内容与服务。 2. 线上线下融合服务。鼓励各类生活服务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利用小程序、移动APP或依托综合电商平台建立采购、销售及预约渠道。支持发展C2M反向定制产品,助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推广“无接触配送”模式,提升消费便捷性,培养居民新型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 (二)公共服务类信息消费 3. 医疗教育服务。支持利用人工智能、5G、3D打印等技术,提高医学分析诊判能力和服务水平,降低治疗成本,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鼓励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发展智慧教室、人工智能课堂、虚拟/增强现实教学、直播互动、个性化教育解决方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和普惠化。 4. 数字惠民服务。以数字化推动养老、就业等基本民生服务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着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倡导各类惠民服务面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开展适应性改造,实现“数字无障碍”,创造无处不在、优质普惠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三)行业类信息消费 5. 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支持发展拓展农产品销路、实现消费助农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鼓励发展面向社区、乡村等场景的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等新型电子商务平台。支持行业企业将产品服务资源、供应链资源与互联网平台对接、线上共享,实现生产加工、测试验证、物流配送等需求在线发布、协同和交易,构建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线上协同实施的新一代电子商务平台。 6. 行业信息化服务。培育支撑制造业、农业数字化发展的新兴信息技术服务。鼓励信息消费供给侧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支持交通、能源、市政、环保等公共服务领域实现态势快速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行动人机协同。 (四)新型信息产品消费 7. 智能防控创新产品。支持研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远程操控等技术的智能防疫新产品。发展精细化无人机、防控防疫机器人、智能药箱、智慧温感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消杀等智能防控类产品。 8. 前沿科技信息产品。支持5G手机等终端消费。加快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推动基于5G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支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技术在新型产品上的融合应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智能服务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新型产品及解决方案。 (五)信息消费支撑平台 9. 智慧城市治理与服务平台。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城市大脑等智能决策中枢,建设城市运营指挥中心等协同治理载体,积极探索智慧城市治理新模式、新路径,着力推动数字孪生城市发展。建设在线政务平台,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政务服务新渠道,推动提升治理能力,实现各类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数据联动,提高资源利用率。 10. 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在成熟商圈、旅游景区、街道社区等密集区域,建设具备线上服务、线下体验的融合服务能力,集展示、体验、销售、培训于一体的信息消费体验中心(馆)。利用5G、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展示信息消费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普及信息消费知识技能、丰富信息消费体验、培养信息消费习惯、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主体。示范项目申请主体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好的技术服务和融合创新能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维护公共利益。 (二)项目要求。示范项目应具有行业或区域特色,具备较强的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有助于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信息消费发展和治理经验,推动信息消费健康发展。 (三)申报数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信部主管部门推荐项目数量不超过10个;各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工信部主管部门可额外推荐项目不超过2个。 (四)申报形式。各示范项目申报主体向所在地工信部提交申报材料时,需同步在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申报系统注册登录,并在线提交申报材料电子版。 (五)评价方式。工信部将组织第三方机构、行业专家,依据《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申报书》对推荐项目进行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公示,研究确定支持项目。 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是有名额要求的,安徽省一般是10个名额,合肥市增加2个,申报成功后资金奖补100万。

上一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及申报条件解读

下一篇:安徽省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