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的一些知识点
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种含有活微生物,在使用中能获得特定肥效,并能提高植物产量或品质的生物制剂。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微生物肥料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一种观点认为它肥效高,被视为万能肥料,甚至有完全取代化肥的威胁;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根本不是肥料。其实两者都是偏见。世界上多年的试验证明,在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上接种根瘤菌可以提高共生固氮效率,增加产量。其他菌肥合理应用于拌种或微生物肥料也可以增加非豆科作物的产量,这是化肥所不能达到的。
1885年,贝特洛等人的盆栽试验表明,微生物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土壤中的氮,这些氮可以被植物吸收和利用。1895年,德国科学家诺布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种微生物肥料专利产品作为根瘤菌接种剂,从此微生物肥料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微生物肥料的利用率已占全国肥料使用量的20%以上。
20世纪30年代,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刚刚起步,张显武率先开展了大豆根瘤菌接种技术的研究。他从东北土壤样品中分离出130株固氮菌,推广150万公顷,使当时大豆平均增产10%以上。20世纪70-80年代,对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共生系统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刘荣昌等人开发了以“环状芽孢杆菌”为有效菌的“生物钾肥”,徐静刚开发了“土壤磷活化剂”。这一时期出现的微生物肥料以单一营养菌为特征,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特性提高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有效性。
中国有很多种微生物肥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整统一的分类体系。根据作用机理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
1.狭义的微生物肥料:指具有肥料特性的微生物制剂,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和供给,进而增加产量。这样的产品虽然没有营养成分,但是有肥料的作用。
2.广义的微生物肥料:这类微生物肥料很少或没有养分供应功能,但具有刺激植物生长或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降解有害污染物等其他功能。这种微生物肥料应该叫“微生物制剂”而不是肥料,但现在统称为微生物肥料,在农业部统一登记备案。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一大把网站对已注明来源的文章或图片等稿件进行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版权相关条款请查看本站“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