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容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薄膜电容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薄膜电容是以金属箔为电极,与聚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两端重叠后缠绕成圆柱形结构的电容器。根据塑料薄膜的类型,也称为聚酯容量(Mylar容量)、聚丙烯容量(PP容量)、聚苯乙烯容量和聚碳酸酯容量。
薄膜电容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薄膜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薄膜电容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器在交流信号的特定频率下产生的电容电抗来限制工作电流。例如,在50Hz频率条件下,由1uF电容器产生的电容电抗约为3180Ohm。在电容器两端应用220V交流电压时,通过电容器的电流约为70毫安。通过电容器的电流为70毫安,但电容器没有功耗。如果新制造的薄膜电容是理想的电容器,那么通过电容器流动的电流就是虚拟电流,它所做的就是无效电力。根据该功能,将电阻元件连接到1uF电容器时,电阻元件两端获得的电压和产生的耗电量完全取决于电阻元件的特性。例如,如果将110V/8W灯泡连接到1uF电容器,则当连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压时,灯泡会亮起,不会着火,并发出正常亮度。110V/8W灯泡所需电流为8 W/110V=72毫安,因此与1uF电容器产生的限流特性相符。同样,一个5W/65V灯泡和一个1uF电容器可以连接到220V/50Hz交流电。这个灯泡也不燃烧,而是开着。因为5W/65V灯泡的工作电流约为70毫安。因此,电容器的强迫实际上是利用电容器电抗来限制电流。电容器实际上对限制电流和动态分配电容器和负载两端的电压起着重要作用。
使用薄膜电容进行降压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1.根据负荷的电流大小和交流的工作频率(而不是负荷的电压和功率)选择适当的电容器。
2.限流电容器应为非极性电容器,不得使用电解电容器。电容器的内压应高于400V。理想的电容器是铁壳油浸电容器。
3.新的薄膜电容降压不安全,不能用于高功率条件。
4.新的薄膜电容强迫不适用于动态负荷条件。
5.同样,新制造的薄膜电容的强压电容和电感负载也不合适。
6.需要直流电工作时,应尽可能使用半波整流。不建议桥接。满足一定的负载条件。
薄膜电容器主要应用于电子、家电、通信、电力、电气化铁路、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行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一大把网站对已注明来源的文章或图片等稿件进行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版权相关条款请查看本站“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