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把首页 企业库 产品库 行业圈 企业资讯

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 行业圈 > 电气圈 > 电气资讯 > 锂电池发生热无法控制的根本原因

锂电池发生热无法控制的根本原因

2021-07-19 17:32:24来源:一大把网站
  80%的事故是由短路引起的,短路导致频繁的电池火灾和爆炸事故。锂电池的安全问题已经被推到了公众舆论的最前沿。更严重的短路后果与热失控现象有关。   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一直是影响锂电池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与阴极材料相比,阳极材料具有更低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与电解质的热反应也被认为是电池热失控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寻找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正极材料是锂电池动力的关键。   从本质上讲,热失控是一种能量的正反馈回路:温度升高导致系统升温,进而使系统升温。热逸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从混凝土固化到恒星爆炸都可能发生。   锂电池热失控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频繁的超负荷。   2. 对shell进行未经授权的更改。   3.环境温度超过60℃。   4. 锂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薄膜撕裂会导致短路,导致热崩溃。   热逃逸反应涉及一种叫做钴氧化物的化学物质,在锂电池中发现。当一种化学物质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它就开始自动升温,然后发展成火灾和爆炸。在某些情况下,有机电解质释放压力,导致电池破裂。如果暴露在高温下或遇到火花,它也可能燃烧。   热失控的可能性与锂电池底座有关。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锂电池产量正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在手机/笔记本电脑领域,电池事故似乎更频繁地发生。这些事件发生在2006年至2011年间的多家大型电子公司。自2012年以来,涉及小型电子产品的事故很少,但涉及飞机等大型应用的事故却频频发生,这说明了以下现象。   热失控及其强度与锂电池的尺寸、结构和数量有关。一个小型锂电池组只有少量的锂电池,因此热量从一个有缺陷的电池传递到另一个的几率相对较低。而787的巨型电池组则是另一回事:它们被封装在密封的金属盒中,不会释放多余的热量,当一个电池的温度达到足以点燃电解液时,其他电池就会迅速效仿。   在电池充电过程中,金属锂表面沉积的金属锂往往会聚集成枝状的锂枝晶,枝晶会穿透薄膜,导致正负电极直接短路。此外,金属锂是非常活跃,它可以直接与电解液反应释放热量,和它的熔点很低,即使锂枝晶的表面不穿刺,只要温度稍高,金属锂会溶解,造成短路。氧化还原反应温度越高,氧化能力越弱。阳极材料的氧化能力越强,反应越剧烈,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各种尺寸的锂电池都要定期保养以延长寿命,通常每36个月左右更换一次。更重要的是,你应该每次降价20%。过度放电会损坏锂电池,增加热失控等事故的可能性。   声明: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致邮sales@greenway-battery.com删除。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一大把网站对已注明来源的文章或图片等稿件进行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版权相关条款请查看本站“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