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房规划布局
2021-11-29 09:54:35来源:一大把网站
在科学预防疫情的过程中,我国和国际上进行了药物筛选、疫苗评价、动物模型研究开发等工作。由于新冠病毒具有高传染性、高致病性特点,因此,因此开展上述研究工作必须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国内的许多研究及教学单位进而陆续兴建这类设施。
一、实验室动物房设施环境分类
实验室动物房设施环境分为普通环境、屏障环境和隔离环境。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
1、普通环境:
该环境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但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育教学等用途的普通级实验动物。是对人、物、空气等进出房间均不施行消除污染的系统,但通常要进行某种程度的清洁管理。
2、屏障环境:
把10000~100000级左右的无菌洁净室作为饲养室,主要用于无特殊病原体动物的长期饲养和繁殖。该环境设施适用于饲育清洁实验动物及无特定病原体的实验动物,该环境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环境空气的进出。
3、隔离环境:
该环境设施采用无菌隔离装置以保存无菌或无外来污染的动物,是在带有操作手套的容器中饲养动物的系统,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栖生动物。内部保持按微生物要求的100级的洁净度,但其设置的房间及操作人员不必按无菌室考虑。
二、实验室动物房总体布局
由于实验动物容易受到环境干扰,且在饲养过程中会产生异味,影响其他生产或生活用房,因此,实验动物房总体布局的选址和建造基本要点有:
1、最好独立建造动物房;
2、避开车流和人流密集处,避开厂区震动和噪声大的区域;
3、选择在全年主导风向下风处,且对厂区其他生产或生活设施影响最小的区域。
三、实验室动物房功能区域划分
实验室动物房从功能间设置上主要包括人员的更衣间、动物饲养间、实验间、动物检验间、洁净物品存储间、清洗间、解剖间、饲料和垫料的存储间等,各功能间设置需齐全、合理。严格区分清洁区域和污染区域,以保证人和动物的健康,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四、动物实验室工艺设计流向
工艺设计流程包括:实验人员、饲养人员、检疫人员的进出路线;动物进出路线;各种流向需要合理分流,避免交叉污染。
五、动物房的走廊模式
1、单走廊模式
单走廊模式的动物房是人、物、动物、笼子共用的走廊,布局简单,流线清晰,大大减少了所需的通道面积,扩大了房间的可用面积,节约了运营成本。
2、双走廊模式
在双走廊或多走廊的动物房室,人、物、动物、笼子先从干净的走廊进入,再从脏的走廊离开。它的流线清晰,减少了交叉污染。
六、动物房工程设计要点
1、平面设计:根据实验动物的实际种类、数量、密度、饲养目标和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区,确定饲养室所需的面积和数量。
2、建筑材料:实验动物房的墙板和吊顶材料可采用铝蜂窝夹层彩钢板,地板采用PVC材质,耐酸碱,损坏后容易修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一大把网站对已注明来源的文章或图片等稿件进行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版权相关条款请查看本站“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