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塔
2021-12-19 21:15:47来源:一大把网站
荆轲塔,又称圣塔院塔。位于易县城西2.5公里的荆轲山上。《直隶易州志》载:“荆轲山载州西五里,昔燕丹馆轲于此。”
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为复仇,广招勇士。纳卫国人荆轲为上卿,并特意为他修建了新居。荆轲喜欢读书舞剑,性格豪爽,渡过易水,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但行刺失败被杀。
为了纪念荆轲的悲烈壮举,后人在荆轲馆筑一衣冠冢,后又称荆轲山。辽乾统三年(1163年)在冢上建塔。在辽代还在此建造了圣塔院。明万历六年(1578年)重修,清代又加修葺。
荆轲塔之名,最早见于《弘治易州志》,因塔建于荆轲山上,传为荆轲而建,故名。古时,每逢清明节,乡民都在塔上张挂白幡,设三牲祭品,为荆轲招魂,故俗称“招魂塔”。
荆轲塔,八角十三层,高24米,塔门东南向,为砖券面,高1.5米,宽80厘米。束腰上有仰莲托,顶有睡莲,上为一舍利封盖。塔每层八隅均悬风铎,经风吹动,清脆悦耳,音传四野。明、清两代,寺院内供奉田光、荆轲、高渐离三义士牌位,四时享祭。(苑振东摘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一大把网站对已注明来源的文章或图片等稿件进行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版权相关条款请查看本站“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