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把首页 企业库 产品库 行业圈 企业资讯

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 行业圈 > 电气圈 > 电气资讯 > 低碳照明赛道开启 三雄极光如何引领绿色发展?

低碳照明赛道开启 三雄极光如何引领绿色发展?

2022-06-20 10:29:35来源:一大把网站
现阶段是国家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双碳”目标,低碳化的智慧城市是最主要的抓手之一。作为城市重要的能耗组成,城市照明的节能正日益得到重视。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照明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量13%,智慧照明成未来低碳智慧城市的必然趋势。   进入2022年,包括北京、广州等全国多个省市纷纷发布照明节能改造新规和节约用电的倡议。当前,绿色照明赛道已全面开启。   中国照明行业领先者三雄极光(300625)(300625,SZ)是国内较早进入绿色照明技术领域的企业之一。在三雄极光看来,科技创新和智慧照明是推进“双碳”的必经之路。当前,三雄极光的整体智能照明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地产、医疗、工业、教育、轨道交通等空间。   低碳照明赛道开启   “双碳”目标下,照明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今年4月初,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加强公共建筑电耗限额管理,加快实施照明等系统节能改造。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也印发《广州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全面推进照明设施节能改造,至2025年,在城市照明的低碳、降碳方面取得初步进展。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印发文件强调要重点发展高效照明产品。   此外,上海市、杭州市、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等多个城市或地区也相继出台了各自的城市建筑节能“十四五”规划。常德市、广州市、中山市等地还发布节约用电的相关通知。   从各地规划来看,未来城市的发展,低碳化与智慧化是重点方向。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智慧城市产业图谱研究报告》统计,我国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已经超过700个,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已经达到94%和71%。有业内人士估计,预计到2025年,智慧城市项目将为中国经济创造3200亿美元价值,而低碳智慧城市将为智慧照明带来千亿级别的新增市场。   随着低碳节能成为照明行业发展方向,拥有研发较强实力、渠道网络优势的头部企业将进一步强化行业地位,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   三雄极光创立于1991年。历经31年发展,从电子镇流器到荧光灯、节能灯、LED,再到智能照明及系统,三雄极光每一个风口都紧抓发展机遇。而每一次前瞻性的布局都让三雄极光跨越企业发展的周期,稳居行业领先者地位。   在绿色智慧照明产品上,三雄极光也是较早布局的企业之一。在所有照明企业中,三雄极光在实现路径和行动上走得更坚决。   三雄极光如何引领绿色发展?   从照明产品本身看,“低碳”意味着用更低的能耗达到更优的照明效果。   据三雄极光品牌总监李全介绍,三雄极光很早就绘就了“双碳”路线图。1996年公司就进入绿色照明技术领域进行布局。当时的照明行业发展还良莠不齐,也缺乏统一标准,但三雄极光一开始就坚持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节能降耗等绿色特点融入产品设计中。李全表示,至今,公司也仍一如既往地通过全面落实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为行业作绿色发展表率。   2005年,三雄极光业内率先提出“光健康”的概念,启动全国巡回光健康义诊活动,对“光健康”标准不合格的家庭及单位免费进行改造,避免不适当或过度用光造成光污染,从而引领绿色发展。   此外,三雄极光还多次深度参编了行业绿色标准规范工作,先后完成《民用建筑电气绿色设计应用规范》、《建筑装饰装修室内空间照明设计应用标准》、《〈健康的光〉生活照明手册》等多项绿色健康照明标准构建。   2022年是三雄极光深耕智能照明的第31个年头。据李全透露,目前公司推出的智能照明解决方案可为小型建筑空间提供蓝牙/PLC系统、为中型建筑空间提供极智系统、为大型建筑空间提供KNX系统,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个性化需要。现在,三雄极光已成功为地产、医疗、工业、教育、轨道交通等空间提供全场景智能照明解决方案。   今年5月9日的一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中,三雄极光的管理层还对外表示,照明产业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与节能降耗工作,节能降耗本身也是降本工作的一部分,是公司一直坚持的行为方针。另外,公司一直努力提高LED照明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注重研发、设计更加节能低碳的照明产品,以降低整个社会的碳排放。这些都是公司对相关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对社会绿色、健康发展的贡献。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一大把网站对已注明来源的文章或图片等稿件进行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版权相关条款请查看本站“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