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抗菌剂的选择
抗菌剂在塑料中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塑料的抗菌性、物理性能、用途、加工方法,结合抗菌剂的理化指标综合考虑和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1.抗菌效果
抗菌效果主要通过IC值(阻碍细菌繁殖的抗菌剂较小浓度)来体现。IC值越小,抗菌效果越好。
对于添加抗菌剂的抗菌材料,其抗菌能力主要取决于材料表面的抗菌剂,因此添加量一般高于其IC值。此外,还要有良好的抗菌持久性,使抗菌塑料长期保持抗菌性。
2.抗菌范围
不同的抗菌剂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抗菌能力,也就是说抗菌剂只对特定的细菌表现出抗菌活性。选择抗菌剂时,要考虑抗菌剂的抗菌范围,抗菌范围越广越好。也可以与几种不同的抗菌剂复配,以达到理想的抗菌范围,但要注意各种抗菌剂的协同作用。
3.安全性
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抗菌剂的选择必须对人体无害,应避免使用具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强烈气味和皮肤刺激性的抗菌剂。因此,有机抗菌剂的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无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因其安全性成为热点。
4.相容性
选用的抗菌剂必须与塑料有良好的相容性,不会对塑料制品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5.稳定性
抗菌剂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塑料挤出加工过程中不分解、不变质,保持抗菌效果;同时抗菌剂的颜色稳定性好,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变色;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并且耐酸、耐碱和耐化学品。
6.价格
抗菌剂应该有较低的价格,使用后不会大幅增加材料成本。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一大把网站对已注明来源的文章或图片等稿件进行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版权相关条款请查看本站“版权声明”